第031章、上疏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数日后。  安宁亭侯府,将近午时。  在天子听朝日参与朝会、从皇宫而归的夏侯衡,甫一进入家宅,连朝服都没有换下便直奔夏侯惠的小院落而去。  待进入小院落后,便再也止不住喜悦之情,欣喜的叫唤着。  “稚权?”  “稚权,喜事啊!哈哈哈~~  今日休沐在家的夏侯惠如今正在书房中,听闻长兄的叫唤,不由起身出迎。  同时心中也颇为诧异。  自从得悉天子曹叡让自己当孤臣后,这位大兄可是郁郁不乐了好久的,如今怎么倏然变得如此兴高采烈呢?  难道是被升迁了?  亦或者是家中四兄如仲兄一般,以父辈功勋恩赐爵关内侯了?  “大兄,我在此处。”  带着疑惑走出书房,夏侯惠冲着长兄招手,正待想问出疑惑时,便被大步流星迎面过来的夏侯衡一把抓住了手。  “稚权,喜事啊!你有良配了!哈哈~”  我被定亲了?!  顿时,夏侯惠一时哑然。  因为先前在花苑小亭内二兄弟坐谈时,长兄夏侯衡还声称不再为自己寻姻亲了。  理由,自然是夏侯衡知道他都要当孤臣了,觉得也没必要为他寻一姻亲作仕途助力,便遂了他不想成亲那么早的意愿。  哪料到,还没过多久呢,长兄竟声称他有良配了~  且看他欣喜洋溢于表的模样,对方家世肯定非同一般。  至少,要比前番戏耍自己的吴家要强很多。  须臾间心念百碾的夏侯惠,请长兄进屋入坐,“大兄,进来细说。”  片刻后,他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今晨在夏侯衡入朝的时候,碰到了候在司马门前的王肃。其也不过多客套,径自问夏侯衡有没有为夏侯惠寻到姻亲,待得到否定的答复后,便将自家女儿给推出来了。  对此,夏侯衡自是欣喜莫名。  盖因京畿之内,公卿高门的子女皆略有名声。  已故司徒王朗对王元姬“兴吾家者,必此女也”的赞誉,曾经在市井中喧嚣了好一阵,夏侯衡当然也听过。  且东海王氏乃是当世数得上号的高门啊~  以夏侯家如今无有重臣的声势、夏侯惠并非嗣爵嫡长的身份,明显是高攀了的。  长兄如父的夏侯衡,哪能不满口应下呢?  而夏侯惠听罢,则是一时愤愤。  好你个王子雍!  平日里你我兄弟相称,我对你亦以兄事之,不曾有过怠慢!而今,你竟与我长兄私下定议,要当我外舅?!  “大兄,弟以为此事不妥。”  沉默少时,夏侯惠轻声说道,“大兄是知晓的,我将要上疏举杜务伯,亦必然沦为众矢之的。届时,恐会牵连子雍兄一家了。”  “我乃不分轻重之人乎?”  不想,夏侯衡听罢,当即横了一眼,“子雍问我之际,我便心有此顾虑了。便以言试之,问他为何倏然有了联姻之意,你可知他是如何说的吗?”  说道这里,夏侯衡故意顿了顿,做足了神秘的派头才压低了声音说道,“他说,此乃天子指婚!”  喔~  原来如此!  这下,夏侯惠彻底明白了。  此不外乎,乃是天子曹叡示恩的权术罢了!  在先前曹叡就曾声称说,以不复将吴质征调归洛阳、让其老死河北来给自己出一口恶气,而自己回绝了。而今,换做指王肃之女为妻,自然便是基于吴质那句“我家之女才貌皆殊,岂容夏侯稚权之流觊觎哉”,来彰显君主对夏侯惠的恩宠不衰了。  毕竟,出身落魄寒门的吴质之女,与东海高门的王肃之女是无法比拟的。  只是明明都让我当孤臣了,怎么还给我指了如东海王氏这种公卿高门之女为妻啊?  此不是自相悖吗?  莫非,此中天子尚别有深意?  在听到婚事乃是天子指定的时候,夏侯惠久久不语,心中尽是茫然。  也让书房内陷入了好一阵寂静。  原本还在喜笑盈腮的夏侯衡到底是浸淫在仕途上久了,见状,便敛容沾须,轻声发问道,“稚权所思者,乃天子此举何所欲乎?”  “万事瞒不过大兄!”  由衷的称赞了声,夏侯惠连忙请教道,“如大兄所言,以孤臣娶高门之女,我委实不明此中蹊跷也!大兄若是明了,还请为我解惑。”  “我倒也无有确凿之念。”  夏侯衡点了点头,回道,“不过,我私自揣测,或乃陛下年岁尚轻之故耳。”  呃~  这是指天子曹叡年纪轻轻,做事没有思虑周全,所以才有自相悖的行举?  对于这个答复,夏侯惠报以莞尔。  但接下来夏侯衡的话语,却是令他心头一片清明。  曰:“稚权何故自伤神邪?丈夫在世,吉来不忘形、厄至不踟蹰,从容而已。天子何所欲,假以时日自会见分晓,稚权只需坚持本心、恪守德行,何须在意吉厄与否哉!”  且言罢,他便自行离去。  嗯,他是忙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诸流程去了。  为了王肃家中好,他要在夏侯惠作上疏之前,先大张旗鼓的将亲事给敲定了。  而被开导暂时抛开得失杂念的夏侯惠,则是再度端坐在案几前,刚执笔点墨之际,嘴角便露出一缕笑意来。  他将与王肃之女定亲事,而案几上铺展的,却是他做给司马师的回信.....  自从前番在城外陈家草堂结识司马师后,二人便每个月都通书信。  是司马师率先伊始的。  那日,他出声邀请夏侯惠常一起饮宴坐谈、而夏侯惠不置可否后,他便时不时让家中僮客往夏侯府邸投一封书信。  很长的书信。  内容不止于探讨二人洽

谈甚欢的兵事。  诸如文学、经学、礼仪、人事、军制、器械、方术或者地方志异等方面,甚至还曾有过附录了一曲音律在文末之事,堪称无所不罗。  可以说,他每作一次书信,相当于和夏侯惠坐宴详谈一次了吧。  但他也很谨慎。  信中一旦提及如人事、军制等敏感话题,他都会拿秦汉或者先秦事迹作例子,来问夏侯惠以及阐述自身的看法。  对于这种很新颖的“交游”方式,夏侯惠也兴趣盎然。  因为司马师不负盛名,不管在哪個领域都涉猎颇深且能提出很独特的见解,夏侯惠每每看到他阐述心得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