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必惠也

《魏逆》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日暮,安宁亭侯府。

夏侯和才刚踏进家门,一少年郎便移步过来,行礼说道,“七叔,我阿父在花苑凉亭中候你。”

他是夏侯绩,夏侯衡的嫡长子。

年十五,字定功,今年刚被恩荫入宫为郎。

从名字上不难看出,夏侯衡是冀望着他日后能有若祖父的功业,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居朝中当个清贵冗官。

“嗯,我就过去。”

含笑点了点头,夏侯和转身往主宅而去,才刚走了几步便又止步回首,“定功是不是还有他事?”

想想也对。

身为嫡长孙的夏侯绩在府门后候着,怎么可能只是为了传个声。

果不其然,他的话语刚落下,夏侯绩便快步靠过来,低声说道,“乃是有个事侄儿不能自抉,便想请七叔参详下。七叔觉得,我若在六叔成亲之日告休沐妥当与否?”

你想去参加六兄的婚事?

夏侯和一听便莞尔,刚想说些什么,但却陡然反应了过来。

这小子哪是问他话啊~

分明是知道夏侯衡不会让他前去参加婚事,便央求自己在与夏侯衡叙话的时候,可否为他争取一下呢!

“嗯”

略作沉吟后,夏侯和才说道,“此事我可以问问你阿父,只是你也知道你阿父的性情,应是不会答应的。所以我觉得,你若真想告休沐,应去寻你阿母说项。你乃家中嫡长,且已经冠礼以及为郎了,而王常侍之妻是家中亲族,明白了吗?”

寻我阿母说项?

闻言,夏侯绩微微愣神。

但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有些兴奋的挥了下拳头,“侄儿明白了,嘿嘿!谢七叔指点,我这就去寻阿母。对了,七叔,此事就莫与我阿父提了。”

“我晓得,去吧。”

夏侯和看着他兴奋离去的背影,笑了几声,才往主宅花苑而去。

步履缓缓,沿着连廊至小亭。

只见夏侯衡独自坐在里面,没有点燃油脂灯,暮色将他脸庞上的神情吞噬殆尽,让人看不出他此时是喜是怒。

对此,夏侯和已然习惯了。

自从夏侯惠回到洛阳以后,长兄夏侯衡就开始每日在这里等着他归府。

家中之人都以为,这是因为他仍旧与被逐出家门的六兄有往来,故而夏侯衡才让他将每日行举禀报,以免他被夏侯惠带坏做出不顾家门的事情来。

但夏侯和心中知道,这只不过是大兄仍关切着六兄,所以才想通过他口中知晓婚事筹备得如何了而已。

毕竟长兄如父了那么多年。

将夏侯惠逐出家门也好,在外言之凿凿断绝往来也罢,终断不了骨肉相连的牵绊。

是故,夏侯和也没有言其他。

刚步入小亭内坐好,他便将手中酒囊搁置在案台上,直接讲述起今日的事情,“大兄,蒲萄酿,陛下赐给六兄的。今日我与六兄同案而食,说了.”

阖目而坐的夏侯衡一直都在沉默着,犹如睡着了一样。

一直待到夏侯和大致将事情转述罢且起身离去了,他才睁开眼,静静的端详着案台上的蒲萄酿,许久才发出了一声叹息。

其实他一直与夏侯惠保持着书信联系。

乃是依着先前的约定,夏侯惠让徒附佃户将书信转给在谷城任职郡兵的家人,然后再由郡兵转给夏侯衡的心腹管事。

最近一封书信,是告知了婚事的具体日期。

夏侯惠在书信中,还加了一句“姻亲诸事弟皆如意,唯恨成亲当日不得拜谢大兄也”。

那时夏侯衡看罢,心中惆怅不已。

代父管教诸弟多年的他,也很想亲自操持夏侯惠的亲事。

因为只有那样他才是尽了家主与长兄的责任,也能在心中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了。

所以,他也觉得家中是委屈了夏侯惠的。

宗族,生相亲爱、死相哀痛。

但如今这种最基本的宗族亲情友爱,夏侯惠都被剥夺了。

若不,就尽遂了他所请之事,权当是家中给与补偿了?

拿起蒲萄酿有一口没一口慢饮的夏侯衡,感受着口腹中略苦似酸还甘的味道,心中也在悄然自问着。

归来洛阳后的夏侯惠,求他帮衬两件事。

一者,是挑选部曲扈从。

吸取了泰山郡扈从弃他而去的教训后,夏侯惠便想着从先父夏侯渊的旧部后人中招募部曲扈从,以此来保障忠心无二。

自然,此事得由夏侯衡首肯且亲自出面操持才行。

因为夏侯衡才是家主。

不管是夏侯渊的爵位还是对旧部的恩情,都是他继承的。

尤其是如今夏侯惠已然被逐出家门了,依着世风的约定成俗,在夏侯渊旧部的眼里,他已经不配享受先父遗泽了。

原本,这种事情夏侯衡是愿意帮衬的。

之所以犹豫,是因为夏侯惠还提了个请求。

声称如果可能的话,部曲扈从尽可能寻些年轻的,勇力高不高在其次,重要是有才干武略,日后能独自督兵临阵的那种。

那时夏侯衡看罢,心中陡然一凛。

这种要求哪是招募扈从?

自家六

弟分明是想培养日后可安插在军中任职的心腹啊!

才刚刚被授予中坚将军呢,距离被委以督镇一方的都督之职十万八千里呢,就开始绸缪着培养军中嫡系了?!

而夏侯惠所请的第二件事,则是让夏侯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野心。

他竟想让夏侯衡在洛阳帮衬培养一些耳目。

理由是说他如今不被公卿百官所喜,且又因为屯田积弊之事上得罪了太多人,所以要时刻注意京畿之地的消息、保持灵通,好在被其他人攻讦诋毁他的时候,也好有个缓冲的时间来思考应对之策。

当然了,如此荒谬的理由夏侯衡看罢就忘了。

他还没死呢!

京师之内若是有人诋毁或攻讦夏侯惠,他能不知道?

要什么样的耳目,才能比他以及任职天子近臣的夏侯和更消息灵通!

所以,他也能猜测到夏侯惠的本意,又或者说夏侯惠根本不打算瞒过他——无非,夏侯惠是想建立自己私人的情报系统罢了。

但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夏侯惠突然就想做这种犯忌讳的事情呢?

明明天子曹叡对他宠信有加啊~

就算是当了孤臣,但有天子的庇护又兼谯沛元勋之后的身份,难道还不足以让他足够的安全感吗?

再者,他都被授予中坚将军了啊!

身为中军的将率不是应该如履薄冰,避开一些容易被天子猜忌的事情吗?

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这与自寻死路何异!?

自然,夏侯衡并不会觉得自家兄弟有一颗不臣之心。

所以他也在疑惑,此事到底是夏侯惠自己的意思,还是天子曹叡授意的。

理由是他先前就为文帝曹丕执掌过机密。

是的,夏侯衡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任职冗官的他,不过是一个依仗父辈恩荫而得享荣华富贵之人罢了。

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

但如若了解文帝曹丕为人,再看曹丕对夏侯衡的恩荣,就知道夏侯衡一点都不简单。

曹丕的为人,是典型的“任人唯亲”。

其中,这个“亲”不是单单指着骨肉亲族的“亲”,更是亲近之人的亲。

如曹真、夏侯尚、夏侯楙、司马懿以及陈群等亲善曹丕的人,在曹丕继位后都迎来了丰厚的回报。就连名声很臭的贾诩,都因为在魏武曹操对世子犹豫时用刘表作为例子劝说当立长,就被曹丕捧上了三公之位,事情之荒唐,就连孙权都忍不住嗤笑。

夏侯渊一系是有人亲善曹丕的。

如第三子夏侯称与曹丕乃是布衣之交,第五子夏侯荣在少小时就常出现在曹丕宴席上。

只是他们二人都不幸早亡了。

所以,在曹丕继位后,夏侯霸只被授予了偏将军在雍凉任职,能力更差的夏侯楙则是被授予安西将军直接镇守长安、都督关中;而夏侯威因为早年与曹丕、曹植皆友善的关系,在曹丕执政时期就当个游侠儿、不出仕。

但夏侯衡在此期间,却被曹丕恩宠特隆!

为何呢?

就连至亲兄弟、先父恩人都要想着办法以罪论死的曹丕,难不成会因为夏侯衡娶了自己的从妹,从而待之甚厚吗?

当然不是的。

缘由是曹丕在代汉时,给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