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第6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毒计已成,丞相大为夸赞,广开方便之门。

霎时间,所有荆州士族送往许昌的书信尽皆归散,回返荆州,大白于天下之间。

而此时此刻,襄阳军师府内。

军师诸葛明伏案,奋笔疾书。

在他身后站着的,是须发皆白却老当益壮的黄忠。

黄老将军白眉轻挑,他踮脚翘首,想要看看军师到底在写什么,竟如此认真。

可军师那伏案的身子却将书信完全遮挡,叫黄忠看不见分毫。

黄忠心中疑惑。

值此局势紧张的时刻,军师这到底是在给谁写信?

就在黄忠心中疑惑之时,诸葛明已经将写好的书信装裱完成。

他转过身来,递出手中书信,开口说道:

“老将军,劳烦传达,将此信送出。”

黄忠双手接过书信。

奇怪的是,明明是几张轻薄的信纸而已,为何接在手里会如此沉甸甸的?

然而,这份沉甸甸的,并非书信的重量。

而是诸葛明在黄忠心中的分量。

黄忠深知。

眼前这位先生,有着只言片语便能大败曹操的神鬼之能!

当初,黄忠尚且心灰意冷,游至南疆时。

便为南疆的象兵藤甲兵所困扰,一夜愁白了头。

本以为中原将士,无可与之匹敌之法。

然而,先生却只是闲情淡雅地写下“火链枪”。

只此一策,便叫那南蛮心服口服,再不敢萌生入侵中原的野心!

先生之才,黄忠可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今日,先生又写下书信一封,与当日一策震南蛮何其相似?

当时一封书信,可叫南蛮再无野心。

而眼下手中的这一封书信,又将会搅动出多大的风雨,黄忠不敢想象。

低头望着手中的书信,黄忠疑声问道:

“先生,烦请劳问,这封书信要交给谁呢?”

诸葛明笑着说道:

“许昌,荀彧。”

闻听此言,黄忠神情大变。

他惊得站直了身子,虎眼圆瞪。

花白的须发都是惊得一番颤动。

许昌,荀彧!

那可是曹操的谋主!

军师修书一封送给荀彧,究竟是要做什么?

黄忠惊的眉头一阵突跳,紧皱许久不能松懈。

眉宇间,一个苍老的“川”字凝结出三道鸿沟。

他不知道,这书信里究竟写着什么。

但是他清楚,这封书信中蕴含的能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可是,荀彧乃是曹操的谋主啊。

天下谁人不知荀彧与曹操的关系?

军师此时修书一封,到底为何?

离间计?反间计?还是什么计?

可是,不论是何种计策,要对付的人,那可是荀彧啊!

荀彧,荀令君。

岂是能用一封书信就能入计之人?

军师再怎么通神,可当真能对付得了荀令君不成?!

黄忠越想,心中越是萌生疑窦。

抬眼看向军师诸葛明。

当看到对方那自信笃定的眼神时,黄忠又是一惊。

他惊得五脏六腑都是一阵震颤,脑海里恍若听到洪钟在鸣!

军师究竟为何有如此信心?

面对荀彧也如此自信?

这书信中究竟写了什么?

不!

正因为是军师!所以才会有此信心!

书信中写了什么,黄忠不需要知道。

因为,他相信。

先生的这封信,定能谋定荀彧!

天人交战,谋士之争!

虽无兵戈,却冰寒肃杀,较之沙场征战更能渴血!

起初,他是对军师的书信疑惑。

对军师选择的对手感到疑惑。

可是,这些所有的疑惑,都在目睹军师那笃定的眼神后荡然无存!

别人,绝不能与荀彧交手。

但是军师,或许真的可以!

黄忠的眼神发生了转变。

他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小心翼翼地将书信保管好。

拱手行礼,郑重说道:

“请先生放心!”

说完,黄忠转头,大步流星地离去。

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在黄忠的心头油然而生。

目送黄忠离去,诸葛明回转身来,俯身收拾桌案上的笔墨。

一旁的侍女见状急忙上前:

“先生为军多忧,如此小事吩咐奴婢来即可。”

诸葛明笑着说道:

“这是我的习惯了,无妨无妨。”

说着,将笔墨纸砚收拾齐整。

正当时,小小书童快步走近。

他躬身行礼,稚声说道:

“启禀先生,玄德公来了。”

诸葛明闻言,快步来到府外,将刘备迎入府中。

刚一落座,来不及饮茶润喉,刘备便急声问道:

“军师,我听许昌斥候来报。曹操三月南下,筹措兵马五十万,诈称百万!”

纵然我有荆州十万水军,八万悍卒,也难抵挡曹操这虎狼之师啊!”

诸葛明观刘备,额头有汗,嘴唇微干。

放在腿上的手掌,也紧攥衣襟。

玄德公明显是心急如焚。

诸葛明知晓主公心中焦急,他笑着安抚道:

“主公莫慌,曹操虽有雄狮压境,但尽皆是些陆上兵卒。”

“那荆州水师,能与江东十万打得有来有回。虽说不如江东水师,却也相差无几。”

“水上作战,虽十万,却可堪百万众!”

“而陆上交战,有臣在,八万悍卒,亦可抵御。”

诸葛明说这番话的时候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浑身上下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让人相信的安全感。

心急如焚的刘备也在诸葛明的安抚下,稍有缓解。

诸葛明见主公有所冷静,他端起茶碗,双手奉上:

“主公,先喝口水吧。”

刘备接过茶碗,润了润吼。

这才是长叹口气,开口说道:

“军师,非是我不信你。”

“只是,曹操那五十万雄狮征战多年,杀伐果决,皆是骁勇之士!”

“更有夷族蛮人充斥其中,战力亦非同小可。”

“我有二弟、三弟,战无不胜,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十八万对阵五十万,这……这如何叫我安心呐!”

刘备说着,眉头又不自觉地皱紧。

“荆襄之地,乃是兄长托付于我。”

“若我无能,没能保住,让荆襄失陷于曹操手中。”

“我……我又有何颜面面对仙去的兄长啊……”

言语间,悲凉萧瑟之意呼之欲出。

诸葛明见状,他站起身来,行至门前。

羽扇纶巾,回头看向刘备,笃定说道:

“主公务忧,我已有对敌之策!”

“什么决策!”

“过几日,主公便知晓了。”

襄阳太守府。

正堂。

告别军师诸葛明后,刘备一脸忧心忡忡的回到正堂内。

左右侍女,纷纷屈身向刘备施礼。

“都下去吧!”

“喏!”

心烦意乱的刘备挥动袍袖,独自一人坐在主位上。

曹操大军三月便将南下,筹措兵马五十六万!

号称百万之师,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尽管有军师诸葛明让他宽心,但面对曹操,刘备从未胜过。

而且这一次,曹操更是号称百万大军南下,倾巢而出,携天下大势。

纵使有诸葛明坐镇襄阳,可真的能够抵抗吗?

荆州不比西川,并无天险可守。

想到这些,正堂内的刘皇叔如坐针毡。

起身后,独自一人在堂内来回踱步。

“荆州物阜民丰,可谓一马平川。”

“曹操携百万虎狼之师南下,区区荆州之地,如何能挡!?”

刘备单手扶住额头,眉梢紧蹙。

“报!报报!”

正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声,本就心烦意乱的刘备脸色一沉。

抬脚将身前的锅炉踹翻在地。

怒道:“何事如此大惊小怪!?”

“主公,襄阳城出大事了!”

刘备收敛几分怒意,抬头望去。

急忙闯入大殿的幕僚孙乾,神色慌乱。

“公祐何故如此慌张,难道是曹操大军提前动身了?”

“非也!”

幕僚孙乾恭谨回禀道:“主公,近日襄阳城内多有流传四起。”

“传言荆州氏族要献出荆州,并且还要将主公···”

后半句大不敬的话,孙乾止住了嘴,没有继续往下说。

脸色早已黑沉一片的刘备右手紧紧握住扶椅,嗓音低沉道:“继续说。”

“传言他们不但要献出荆州,还要将主公的首级送给曹操!”

轰隆隆!

刘备狠狠按住扶椅,手上青筋暴起。

“这些民间传言是否属实!?”

“属下的人还在核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

“查!”

“时下正值多事之秋,散布谣言之人心肠竟如此歹毒!”

“孙乾!”

“末将在!”

“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楚是何人在荆州散布谣言!”

“喏!”

幕僚孙乾领命退去,留下刘备一人站在原地。

宽袍大袖的刘备竭力平缓气息,但还是感到有些天旋地转。

曹操大军不日即将南下,荆州此时正值多事之秋。

眼下襄阳城中传出这样的谣言,对于当下的时局无异于雪上加霜。

大敌之前,自乱阵脚。

恐怕不等曹操来攻,荆州数郡便已战火连天了。

此时。

襄阳城内,各处茶坊酒楼都在肆意谈论着荆州氏族投曹一事。

数名手持兵戈的甲士闯入酒楼,快速控制了言谈最盛的几桌食客。

而后带走问话。

这些人倒也没有几分骨气,稍加逼问,很快便找到了谣言的源

头···

踏踏踏!

正堂外,有沉重脚步声传来。

孙乾手中抓握一叠信件,脸色凝重入内。

“主公,民间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这些便是荆州氏族勾结曹贼的信件,证据确凿!”

“他们这些氏族果真要献荆州,里应外合对付主公!”

孙乾面容愤懑,将手中信件递给刘备,主动请缨道:“请主公下令!”

“末将这就去灭了这群吃里扒外的狗贼!”

刘备强忍镇定翻看着手中信件,眼睑抽动。

“请主公下令!”

听着城内不断四起的言论,孙乾早已是怒火中烧。

“呵呵!”

刘备翻看着一份份信件,愠怒道:“我如此厚待你们世家,到头来你们却这样对我!?”

“主公!!!”

孙乾双拳紧握,恨不得下一刻便将那几大家族夷灭。

“站住!”

“眼下时局紧张,凡事得从长计议。”

“伱先尽量控制民间舆论,不要影响我军军心。”

“待我和军师商议后,再做决定。”

见刘备又重新压下火气,孙乾有些不甘心道:“可是···”

“无需多言!”

刘备抬手止住了孙乾,而后挥袖示意其退出去。

“喏!”

正堂内

孙乾离开后,刘备将手中的信函扔在桌面上。

嘭!

接着一拳重重砸下。

“荆州氏族,我刘玄德自入主襄阳以来,也算做到了秋毫无犯。”

“可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致我于死地!”

“当真我刘玄德是泥塑菩萨,没有半分火气吗?”

太守府正堂内,顿时弥漫起浓浓杀意···

南郡。

黄府内。

两缕鬓发斑白的家主黄承彦,此时双眸紧闭,正枯坐在大堂主位之上。

这段时间荆州发生的巨大变动,让这位花甲老人气色日益衰减。

昔日威风凛凛,雄踞荆州一方的黄承彦,此时也不得不服老了。

“唉!”

黄承彦轻叹一声,探出手去抓一旁的茶盏。

却落了个空,接着又是一声无奈叹息。

黄承彦前些年就有了退隐的打算,加上得了个好女婿。

只等着孔明回心转意,回来接手黄家产业。

他这个岳父老泰山,也好正式退隐,安心养老。

可谁能想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短短数月的时间,物阜民丰的荆州九郡,竟然就发生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蔡瑁张允等人,弑主夺权。

接着刘备仗着背后那位军师,竟然鲸吞荆州三郡。

江东周瑜也趁乱占领长沙。

原本富饶安宁的荆州九郡,几乎是眨眼的功夫便支离破碎。

如此巨大的动荡之下,各大氏族的产业自然是受到了空前影响。

尽管黄家有诸葛孔明坐镇,损失相对较少。

但也只是相对···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些许喘息机会,北方的曹操不日又将携百万大军,大举南下。

荆州这片地方,注定要生灵涂炭!

可偏偏就是在这种危急关头,襄阳还传出各种流言。

说什么荆州氏族与曹操书信往来,企图献出荆州,与曹丞相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襄阳。

听到这个传言后的黄承彦,差点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背过去。

恰逢孔明暂时外出,不在身边。

黄承彦只能派人继续打探···

虽然听从孔明的安排,黄承彦已经下定决心要站在刘备这一边。

可若是真让刘玄德找到当初留下的书信证据,那刘备还会相信荆州氏族的投诚吗?

好狠的一记毒招!

因为几封写往许昌的书信,就轻易的将荆州氏族给架在火上烤了。

枯坐大堂内的黄承彦,双眸紧闭,面色铁青。

心中早已惶惶不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