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目标,庞巴迪(求订阅!)

《重返2000:大国机长》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陈老,你觉得提前囤积航空发动机是有必要性的吗?”徐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中航工业那边,机身设计与制造应该已经全面领先于发动机了吧?未来,真正的关键问题只会在发动机上。”鷓

  “也是不一定的。”陈进武看起来对国产大飞机的前景还是忧心忡忡:“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差不多具备了建造一栋房子的能力,但是那也只是毛坯房,里面该怎么装修,水电该怎么铺设,我们还是需要探索的。”

  徐苍反应很快:“是航电设备方面的问题?”

  “暂时是的,之前一直跟霍尼韦尔合作,现在想要自己弄了,难度就上来了。我们那边还在研究是否要自研航电系统,还是说此后就一直跟霍尼韦尔合作。不管怎么说,此前与霍尼韦尔的合作还是相当愉快的,或许我们可以将自研航电系统的精力节省出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动力部门。”

  所谓国产大飞机那绝对不可能是全部国产的,在这个全球化的商业时代,这么干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商业竞争力。

  从飞机的机身气动布局设计,到航空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再到航电系统,以及一些航材的设计生产,比如起落架,探测器之类的。一架大型客机涉及到很多很多方面的内容,要是事无巨细,全部亲力亲为,不仅仅难度很大,成本也会非常高。

  即便是现在大型客机生产商波音和空客也不会生产全部零部件,而是进行全球采购,然后进行组装。

  徐苍的理念就是只要掌握一些核心关键系统的技术,其余部分还是进行采购便可。显然,陈进武也滋生了这样的想法。中航工业的科研力量很紧缺,资金也不算特别充裕。这边多投那一点,那边就要少投一点。鷓

  相较于航空发动机垄断性的市场现实,航电系统的状况就稍微好一些,而且几家航电系统的厂商,包括霍尼韦尔对国内市场的态度相当友善,如果没有大的变故,应该这种友善会长时间持续下去。

  因此,陈进武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先将最难的航空发动机给攻克了。

  对此,徐苍也是表示赞同的。航电领域里,国内的技术水平的确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较于航空发动机,未来国内自研的航电水平会突飞猛进,这是时代的必然性。所以,在航电系统上,陈进武选择稍微放下一切迫切性,徐苍是认可的。

  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在国际局势波云诡谲的时期,霍尼韦尔的态度似乎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陈进武的预计还是正确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航电系统也是比较关键的系统,未来还是需要攻克的。

  “航电系统除了霍尼韦尔,庞巴迪的研发能力也不错。”实际上,庞巴迪有时候也会采购霍尼韦尔的系统,但是不代表它自身就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霍尼韦尔这个公司家大业大的,而且发展都很平稳,不好下手,倒是庞巴迪有机可趁。鷓

  “庞巴迪?”陈进武一愣:“之前我们跟他们在C系列飞机上有过合作。世界上具有自研大飞机的企业不多,除了空客和波音,后面就属巴西航空工业和庞巴迪了。徐苍,你突然提庞巴迪干什么?”

  徐苍笑道:“我啊,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干什么。不过,说起来那一百台PW6000的订单后面也可能与庞巴迪有关系。”

  “嗯?你什么意思?”陈进武有些不太理解。

  “没什么。”徐苍随意敷衍了一下:“陈老,那一百台PW6000的订单......”

  陈进武这人有一点好,那就是不会怎么强迫徐苍回答问题或者抓着一句话不松口。果然,徐苍稍微一转移话题,陈进武也就不管庞巴迪的事情了:“那一百台PW6000发动机的订单的话,估计怎么也要六七十亿了,这个......订单压力有些大啊。”

  在两千年,六七十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了,即便是在通货膨胀后的未来,这依旧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中航工业是巨型企业不假,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在研究经费上自己都捉襟见肘,想让中航工业拿出六七十亿来,难度有些大啊。鷓

  “那如果以中航工业的名义跟银行贷款呢?”徐苍赶紧问道。

  六七十亿的现金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压力都会很大,所以徐苍也没有想到就让中航工业独自承担。以中航工业的名誉,想必还是有银行愿意慷慨解囊的吧。

  “我感觉不行。之前,我们已经在银行那边拿到不少钱了。你也知道的,我们的研究进展并不多,要不是国家授意,其实银行已经不太愿意贷钱给我们了。”陈进武叹息道。

  说实在的,搞研究的就是这样,经常一大笔钱砸进去,连个响都听不见的。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人家银行也受不了。

  也亏得中航工业有国家支持,不然银行早就将中航工业列入黑名单了。

  这类研究机构除了需要巨量的金钱,还是需要巨大的耐心。不管怎么说,银行那都是商业盈利机构,怎么能受得了这些?

  而且,由于欧美的先发优势,形成了专利壁垒,后来者想要绕开就需要更多的投入。因此,中航工业在民用飞机领域近年来就是ARJ21,还不是一个成功的机型。鷓

  这种情况下,光是投入,没见回报的,银行的耐心早就没了。

  而且,六七十亿可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情,就算是对银行都是不小的数目。即便是陈进武不懂银行贷款的技术人员,凭着直觉他都能猜到银行肯定是不会放贷的。

  “徐苍,如果银行不愿意贷款。那就要挪我们自己的钱,现在我们研究资金本来就很紧张,别说六七十亿了,六七亿都拿不出来。”陈进武着实有些为难,他知道徐苍提及的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提前囤积一批先进发动机并非坏事。

  可没钱就是没钱,即便是陈进武也只能寄希望于徐苍设想的情形不会发生了。

  “资金这么紧张吗?”徐苍知道中航工业的资金不是很充裕,之前在与陈进武相处时就略知一二,但是徐苍没想到紧缺到这种地步。

  在徐苍的想法中,六七十亿肯定是一笔巨款,但是那是分五年投入的,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如果能分很多次,那在资金压力上就会小很多了。

  一开始,徐苍还想着给陈进武提一提这事儿的。可听陈进武这么一说,就算是分成很多期,中航工业估计也支撑不住。鷓

  “徐苍,你跟我说实话这一百台PW6000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防止国外禁售,这单子也太大了。我感觉完全可以减半,甚至更多。”

  徐苍之前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可实际上在数量上就有些站不住脚。一百台的储备对于一款前途未卜的大飞机来说实在是有些太奢侈了。

  就算飞机研制出来了,可距离投入商用还是有一段距离的,需要取证,试航等一系列步骤,弄个五六年都不是什么问题。

  研制时间加上后续商用前的时间,距离国产大飞机大规模商用差不多也是十年以上。当然了,一款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寿命远不止十年。

  但是PW6000在十多年后还是不是处于先进行列,那就不好说了。而且,十多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很多事情都可能改变。

  要是徐苍担心,囤个十几二十台发动机那是可以理解的,成本也小很多,哪有直接上来就是一百台的,这太夸张了。

  可徐苍说起来却是斩钉截铁,完全没有一点儿迟疑的。鷓

  陈进武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虽然他猜不出徐苍具体是什么原因,但他本能地能嗅到一丝异常。

  说完,陈进武还补了一句:“徐苍,你是了解我的,有什么事尽可以跟我说,我绝对是守口如瓶的。只是,我想要知道你真实的想法,以此来判断这一百台PW6000发动机的订单到底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要性。”

  徐苍沉吟了片刻:“陈老,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未来一个可能性,那这一百台PW6000发动机的确是有些奢侈了。但是,我刚才跟你说了,我有一些别的想法,如果为了实现那些价值,那这一百台PW6000发动机的订单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我知道,你这个一百台的数量太突兀了。你说你有别的想法,说来听听,或许还有一丝可能性。”陈进武想了下:“虽说我们现在在银行贷不了钱,但是如果有抵押的话,情况会好很多。不过,要是抵押的话,就需要高层的一致同意,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合适的理由......”徐苍沉吟片刻:“庞巴迪算吗?”

  陈进武一怔:“庞巴迪?”

  大约半个小时后,陈进武大概理解了徐苍所要做的事情。可即便有徐苍的讲解,陈进武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徐苍的计划太复杂了,复杂得就连听者都反应不过来。鷓

  其中不仅仅涉及庞巴迪,连日航和全日空都囊括在内。

  陈进武思考了好一阵:“你的意思是庞巴迪会遭遇跟我们一样的困境?可庞巴迪不是加拿大企业吗,跟他们不是一伙的吗?”

  加拿大毫无疑问应该是欧美阵营的,讲道理,应该不会受到制裁才对。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利益!在利益受损时,阵营算什么?”徐苍道:“庞巴迪此前一直发展公务机和支线飞机,所以,一直可以相安无事。但是,随着C系列飞机的发布,它已经越界了。因此,在大型客机领域的先行者就该让它知道什么是边界感了。”

  “你是说波音和空客?”陈进武果真还是比较纯粹的技术研究者,徐苍说得比较明白了,才是反应过来。

  “准确来说是空客。”徐苍纠正道:“现在大型客机的设计理念是偏向于空客的,这是作为后发者的优势。波音的历史太长,反倒成为了改革的包袱。现在越来越多的飞机厂商能够理解到空客电传操纵的优势性。因此,C系列飞机的基本理念也是趋同于空客飞机的。这就使得C系列飞机的最直接竞争者不是波音,而是空客。”

  “空客?”陈进武思考了片刻:“欧洲能像加拿大投送自己的影响力?”鷓

  “陈老,你要知道的一点。即便是加拿大也不具备自研航空发动机的能力,而且加拿大本国是不具备自研发动机所需要的市场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加拿大不管是从现实科技能力,以及商业化角度上都不会产生航空发动机自研的土壤。”徐苍分析道:“所以,想要钳制住庞巴迪,或者说庞巴迪在C系列飞机上的研究进程,只需要锁死它的相关发动机进口就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庞巴迪跟我们是处在相同的境地的,或许我们能提前遇到,或许庞巴迪会先于我们遇到,从对方的困境中,相信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陈老,庞巴迪的C系列飞机跟中航工业是有合作的,相信你也知道,C系列飞机所用的发动机就是普惠的。”徐苍将矛头直指了普惠:“空客由于产业性的特点,其实是难以影响庞巴迪的。但是,它可以对普惠进行影响,从而间接制裁庞巴迪。”

  陈进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你是说空客要在发动机进口上制裁庞巴迪?”

  “为什么不可以呢?”徐苍反问:“一切都是必然的。”

  “可是,C系列飞机真的能对空客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以致于空客都要通过影响力来限制庞巴迪?”陈进武还是表示不解:“据我所知,C系列飞机的销量并不好,或许这就是一款失败的机型?”

  C系列飞机初期销量不好,徐苍当然是知道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C系列飞机初次发售变遭遇滑铁卢,大跌眼镜。

  通过对这个销量表现的预见,徐苍还在资本市场小小地赚了一笔。鷓

  这也是陈进武无法理解的原因,就这么一款销量拉胯的机型还能让空客急眼了?

  “很多飞机初期销量不佳,后期翻盘的也很多。”徐苍也不好细说:“对于C系列飞机,我对它未来的评价是相当乐观的。”

  陈进武对徐苍三缄其口的行为已经不算陌生了,所以也没有追问。对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徐苍,我会将你的话转告给蔺总的,这件事需要他的决断。”

  能做到这个地步,徐苍已经感觉足够了:“好,这件事还是看你们自己来思量。”

  “听说你要去英国?”陈进武问道:“完成跟罗罗的合作吗?”

  “嗯。”对陈进武,徐苍基本是没什么保留的:“很多事情的锚点都在与罗罗的合作上,我必须尽快完成这件事。”

  陈进武:“那你的手呢?你在日本不是手受伤了吗?”鷓

  “应该没什么大碍了。”徐苍张开自己的左手,掌心伤口的血痂已经脱落了,正中间留着淡淡的伤痕:“原本今天我要去英国的,但是司老爷子的事情给耽误了。后面需要重新确定一下日期,不过推迟后正好提前去一趟西南医学中心,让他们看看我的手。”

  之前去西南医学中心是要排在英国之行后的。在英国的试飞并不受CAAC那边的航卫条例管辖,所以并不需要在意前后性。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出了这事儿,英国之行也是需要推迟了,既然都推迟了,那就顺带将手伤的适航性问题给解决了。

  陈进武没有多问:“那行,后面见面再说吧。”

  后面司卫民下葬那天,陈进武也要过来,到时候两人可以当面再聊一聊的。

  ......

  之后司卫民下葬,陈进武果然过来了。不仅仅是陈进武,但凡沾点儿民航,大半个民航界的人物都来了。少数的确来不了的,也代买了花圈,聊表心意。鷓

  商都的那个小村子罕见的热闹了许久。

  当天,徐苍只跟陈进武聊了一小会儿,大多数事情在电话都已经讲过了,而且下葬当天气氛也不适合谈商业上的事情。

  中午下葬之后,当天下午徐苍就先回了剑川。原本西南医学中心是在蓉府的,但是正好其医疗队过来剑川这边,徐苍也就不用特意去蓉府走一趟了。

  在木华航空剑川基地的航卫大楼,这边会被临时征用三天,以作为西南医学中心医疗队的驻所,以便供剑川机场工作区人员的体检需求。

  徐苍并非例检,而是临时的专项体检。在昨天,徐苍就将自己的打算告知了春夏航空的航卫室,让他们单独替自己约一个时间。

  不过,徐苍的情况比较特殊,木华航空剑川基地那边由于缺少大型设备做不了很多检查,因此在收到医疗队的要求后,徐苍提前去了剑川的大医院做了相关的手部检查。

  带着一堆检查结果,徐苍才是去了木华航空剑川基地的航卫大楼。鷓

  这次徐苍不是去看外科,也不是看内科或者什么其他科室,而是按照要求直接去了总检室。能不能签合格,全看总检的意思。

  总检是一个女医生,年纪还挺年轻,三四十岁的样子,将头发挽在脑后,看起来倒是有些贤妻良母的温良。

  总检翻了许久徐苍的检查报告,随口问道:“近期手部有什么不适吗?”

  “没有,就受伤那两天有过一次无法感知温度的情况,后面就再也没出现过了。”徐苍指了下报告最后面一叠的文件:“我把在日本的圣路加医院的报告也带过来了,译本附在后面了。”

  “嗯。”总检没多说什么,还是在仔细翻阅徐苍的报告,看了好半天,将所有报告合上:“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说完,总检让徐苍伸出左手,平展开来:“握拳!”

  徐苍依言照做。鷓

  “用大拇指分别点在其他手指指尖。”总检在说话的时候还自己示范了一下。

  徐苍看了一下就理解了,也是跟着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看完,总检让徐苍左手凑近些,然后打量了下掌心,确定伤口位置:“伤口平时还会疼吗?”

  “脱痂之后就没疼过了。”

  “那还有什么其他感觉吗?”

  徐苍回忆了下:“之前有时候会痒一下。不过,那应该是伤口恢复的正常反应吧。”

  “嗯。”总检点了点头,似乎对徐苍的话表示认同:“后期是没有再出现那种无法感知问题的情况了?”鷓

  “对,只出现过一次。”

  总检沉吟了片刻:“现阶段,综合各报告来说,你的左手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鉴于你反应过的问题,你需要进行为其两年的半年检。”

  对于民航人的例行体检,分为年检和半年检。一般来说,四十岁之前都是年检,四十岁之后就是半年检了。徐苍的情况肯定是年检的。

  不过,徐苍现在的情况属于报告没问题,自述却有问题的情况,所以保险一些还是需要的。

  其实,如果徐苍隐瞒之前无法感知温度的情况,估计现在总检就爽快地签字了。但是,在航卫问题上,是不能知情不报的。一旦被查出来,那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作风态度问题。

  在很多时候,作风态度问题甚至比技术问题更严重。

  技术可以慢慢练,但是要是这个人品性就是坏了,技术再好也是祸患。鷓

  “半年检的话......是跟四十岁之后那样吗?”

  总检笑道:“不用!准确来说,你是一次常规的年检,再加一次专项的半年检。那次半年检就是单单查一下你的手就行,其余科目并不用查。”

  “哦哦,那没问题。”

  “另外,还有一件事。最近一年,你不允许行使左座职责,两年内,不允许行使机长职责。”总检吩咐道:“希望你可以理解。”

  左座和机长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混为一谈的,即便机长大部分时间是在左座的。这种差别经常出现在资深副驾驶建立左座经历的时候,这时候在左座的就是资深副驾驶,而右座的反而是机长教员。

  也就是说,一年内,徐苍无法建立左座经历,两年内,不能被聘为机长。

  不过,这对徐苍来说影响不大。一般来说,需要建立左座经历的技术级别是七级副驾驶,以徐苍现在飞飞停停的情况,一年内转升到七级副驾驶基本是不可能的。鷓

  尤其是六级副驾驶转七级副驾驶是一道大坎,涉及到局方问询以及局方模拟机检查。

  “没事,我离机长或者左座还早呢。”徐苍笑道。

  “哦!?”总检拉了个长长的尾音,明显是别有所指,脸上更是露出玩味的表情:“要是你愿意,一年内转到左座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哪有,后面还有局方问询和检查呢。”

  总检轻笑着:“他们敢不让你过?不让你过,你也可以不让他们过。”

  徐苍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了,略微有些尴尬:“让总检见笑了。”

  很明显,徐苍反查局方代表的事情连航卫系统都听说了,而且总检是认出徐苍了。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下来,还是头一次见反查局方代表的事情的。鷓

  不过,总检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