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无雨亦无晴-柯润雨番外

《体操二部曲 番外》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柯润雨是在津门全运会体操项目的全部比赛结束那一天宣布退役的,当时还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欢送仪式,由留任的女队队长简秋宁担任主持。秋宁姐很早以前就是队里的发言担当了,央台的编导经常夸她接得住采访,但那天她表现得很糟糕,短短一段场面话断断续续地说得颠三倒四,总算勉强把哭腔藏在话筒以外。该撒的眼泪也撒完了,该操的情怀也操完了,柯润雨捧着花站在台上居然觉得脑袋里有点空,莫名地就想起了里约奥运会平衡木决赛那天,好像那天拿到金牌的宁姐也没有哭成这样,还是很镇定来着,倒是自己掉了眼泪,也不知道为什么。

仪式结束后她们最后一次一起走出体育馆的运动员通道,柯润雨听到章导小声埋怨简秋宁“多少大风大浪都经过了,今天怎么就沉不住气呢”。简秋宁低着头一直拿手背揉眼睛,过了很久忽然来了一句“哪有,就是今天这雨要下不下的太闷了,我气都喘不上来了。”章龄也不再反驳,就看着她关心地笑笑。

柯润雨其实有点羡慕宁姐能这么和章导说话,她跟陈导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商业伙伴,从估量彼此的价值开始结盟,到头来仍以互相利用作为结尾,连一个象征性的拥抱都不必再有。事实上,现在,在退役仪式结束之后,不该再用“羡慕”这个词了,因为从今以后这些人、这些事便都与她的新生活无关了,训练馆里的各种器材、大大小小的各级比赛、或熟悉或疏远的教练们、曾经朝夕相处着的队友们、还有——

还有徐若澄,那个跟她一起走过了十几年,真正称得上“一起长大”的人。

徐若澄对柯润雨是很好的,这个柯润雨一开始就明白。

相比周围绝大多数在娇宠中懵懵懂懂的小公主小王子,被从沪市远郊“挖苗子”来的她心思细腻懂事也早,是一众教练心目中最灵的孩子——所以总被一群还带着尚未开化的野蛮恶意的男孩女孩无端围攻。如果没有徐若澄霸气全开的一句“再打信不信我爸爸以后买训练服就没你们的份”,已经被推倒在地上的她真的有可能在训练馆之外挂上彩。

但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对我好的呀,帮我,难道不会成为这些人的下一个目标?柯润雨小鹿眼怯生生地眨,她家条件不过温饱而已,离徐若澄这种一掷千金的派头太过遥远,她不能理解徐若澄的底气足到能让这些大体顽劣却又在某些方面开始晓事的半大小子绝不敢招惹。而徐若澄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接受别人的善意还需要考虑个中缘由,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所以她掏出散发着精致香味的纸巾帮柯润雨擦泪,顺便开了句对她来说天经地义的玩笑:“以后你做我小弟吧,我的小弟只有我自己能欺负。”

但柯润雨把这句玩笑当了真。后来某次队测,她第一次输给徐若澄成了第二,和徐若澄拥抱着的时候,她就想起这句话;再后来,因为脚伤暂时不能正常训练,而所有教练都在讨论着徐若澄的动作升级时,她还是会想起这句话。像心头吹不散的一片滴雨的乌云。

到她们该准备进国家队的年纪,徐若澄已经成为沪市女队所有人口中的“老大”,而柯润雨被半开玩笑地称作她的“最强辅助”。不得不说徐若澄这个老大当得问心无愧,不仅十次队测有七次排在全能第一,而且大手笔地包揽了全队的头饰、化妆品和生日蛋糕。无论是成绩、实力还是“钞能力”——“拿人家的手短”嘛,队里都没人不服她,除了柯润雨以外。

柯润雨每次回家,爸妈都会说:“小雨你需要买什么尽管讲出来。爸爸妈妈一定尽全力支持你,我们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将来有出息就好。”

有出息,就是要出人头地,要成为第一,而不是谁的小弟。

本来章龄对沪市双子星都挺看好的,柯润雨也一心要去国家队里最好的组,是沪市这边不乐意,觉得鸡蛋不该放在一个篮子里。陈松涛过来跟柯润雨沟通,一开口她就改主意了。

陈导说,“到我这儿来,我保证把你培养成你们省队的第一人。”

来了国家队,柯润雨还是比身边的同龄人要“灵”。

她冷眼旁观,知道陈导把录了其它人训练视频的DV给青如姐之后,那周又把例行查寝给取消了;也知道陈导跟浙省队袁鹃的关系近得奇怪;也知道宋宛宜的厉害父亲被陈导忽悠得以为阿拉伯前团两周是一个多么简单划算的动作。

与此同时,她也知道陈导为什么要她拼了命地冲还不成熟的720、为什么不需要她尝试本应人手一个的D组高低杠下法,以及,陈导让她去午休时间的训练馆里是希望她看见什么。但是她别无选择,就像当初懂事地“主动”告诉省队,自己改主意了想去第二组那样别无选择。她知道自己是陈导谋求进身之阶的工具,但对于她来说,陈导不择手段的进取心也是一件趁手的工具。

不过陈导还是要更老谋深算的,大概早看透了这个弟子的与众不同。所以最后图穷匕见递过来各种搁了药片的饮料的时候,话交代得那叫一个明明白白,一丝儿也不遮掩的。但柯润雨也不像以前那样默契地配合了,反手就是一个阳奉阴违。原因有很多,虽然说出来会显得矫情——比如不想让华国队跟走廊那头半夜被轰起来做药检的俄罗斯队一样蒙一个洗不掉的污名;比如宁姐对自己很好,对华国队的团体赛也很重要;比如人总应该有底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倒是一贯的凉薄而功利,她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明白,从全锦赛开始封闭针打得实在太多,从资格赛比到团体赛已经清楚感觉到它效用的流逝。

反正也不能拿冠军了,何必呢。柯润雨这样想着,看完了简秋宁超常发挥的成套。

——可绝不是因为,去年的“告密”之后我从未摆脱过愧疚和后悔。

赛后有一个连线访谈节目,不知怎么想的要参加奥运会的队员连线在京的华国队选手,徐若澄自然也在列。还好央台的节目还是一贯的味道,对刚拿下唯一一枚个人金牌的简秋宁过分关注,柯润雨都没轮到和徐若澄对话的机会。她听着简秋宁和徐若澄闲聊,简秋宁问:“看我们比赛紧不紧张?”

徐若澄回答,那肯定紧张啊,特别是看平衡木那场的时候,可紧张死我了。

柯润雨看着屏幕一角徐若澄微微笑着的脸,突然很想问一句,你是特别为我紧张吗?还是和所有人一样,也仅仅为了华国队最后的单项金牌希望而紧张呢。

从奥运赛场回来,柯润雨真的成了沪市队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尽管她已经觉得这种“出人头地”毫无意义只有麻烦。“第一人”的退役报告可没有那么容易被批下来,何况沪市队后面的人才梯度并不容乐观。省里领导们是在看到了徐若澄惊人的恢复成果之后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