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成败皆在茅麓山

《抗清》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老家伙你骂什么人啊!

王五来气了,但有穆里玛在不好意思发作,等将穆里玛送到指定地点指定照顾后,立时凶相毕露,怒气冲冲将还没带到住处的张长庚拽到了长江边,喝问道:“老东西,你刚才什么意思?你是信不过长江还是信不过我!”

“”

张长庚看看长江,看看一脸凶恶模样的王五,愣是不敢吭声。

他怕对方一冲动再把自己给投江喂了鱼。

见张长庚态度有所软化,王五怒气也少了些,微哼一声:“以后对我有意见你可以当面提,但不能当面骂,要知道你我今后一朝为官,又皆为少保心腹,若你我之间伤了和气,如何报效少保,报效大清?”

王五这是在讲道理。

不管伱张长庚愿不愿意,鳌拜在一天,他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谁让你盟约效忠少保的。

但是,有必要指出一个事实。

“将来就算少保不在,你我也是难兄难弟,朝廷饶不了你,也饶不了我。”

“”

张长庚哑口无言。

一肚子委屈无处可诉。

这一点还真是要命。

鳌拜要被亲政的皇帝收拾了,他张长庚作为鳌拜一党怎么可能不被牵连。

哪怕他是迫于无奈效忠鳌拜,也是效忠的。

皇帝眼中,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破局的办法不是没有,就是他现在就偷偷给尚未亲政的小皇帝写信说明这个情况。

问题是,这封信铁定到不了小皇帝手中。

就算到了小皇帝手中,小皇帝也会认为你张长庚蛇鼠两端,是个投机的两面派。

所以,没解。

为何自古白纸黑字最吓人,也最公正。

原因就在这里。

只张长庚万万没想到眼前这個“明贼”会用最低级的办法对付他。

他可是封疆大吏!

手段高明些,心里或许还能好受些。

现在,真的不服,也委屈。

一道破盟书就逼得他无所是从,太憋屈了。

“我知你疑我非真心降清,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清的敌人不是我,而是那边。”

王五指了指西南方向,然后很认真的问张长庚:“总督大人以为平西王一旦起兵,这大清的江山能保住么?”

张长庚依旧没吭声,但两只耳朵还是微微动了那么一动。

这个问题真不好说。

就满洲八旗兵那废物的样子,你说吴三桂麾下十万能征战善的铁骑打不过八旗,有点自欺欺人。

你要说最后这点明军能打,可他们连吴三桂的“附从军”四川绿营都打不过!

因此思路很好理——吴三桂真敢反,这天下必定不会属爱新觉罗!

“回去后好好想想,认真想想,反复想想,想不明白就想想长江。”

王五不需要张长庚当场给出答案,挥手让掌旗张鹏羽将总督大人送回招待所,之后与田文在江边散步。

远处荆州西门有大量从武昌开来的船只入城。

是王五在武昌重金“买”的水营。

现正抢运武昌城中的战略物资,粮食、油盐铁器等,棉衣棉被什么的。

总之,只要能用到的东西,王五全用。

一口唾沫一口钉。

说给张长庚留座空城就留座空城。

武昌城中的物资能让王五三年不用为吃饭担心,也能让他有能力接济根据地。

水营方面暂由张天放负责,因为这是明军当中少数几个不晕船的。

王五本人也晕船。

荆州有个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好处,就是这座城的西门是有水道跟长江直连的,也就是西门实际是个水门。

只要敌人无法用水师封锁长江,那荆州被包围数年都不要紧。

这也是王五要荆州作为“基本盘”的主要原因。

武昌虽然比荆州更重要,但其是湖广省会所在,也是总督、巡抚驻地,清廷不可能将武昌交给他。

那么,水陆发达的荆州当然是最好的根据地。

荆州的事主要是田文、赵进忠在负责,二人利用满洲俘虏威胁知府佟大元开城后,立即缴了城中两千营兵的械,没跟之前一样获得粮草就走,而是就此赖下不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