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咸阳城乱(五)

《大秦二世皇帝》小说免费阅读 171shu.cc

伏生目眦尽裂,发尽上指冠。他紧攥着拳头,指甲已经深入肉里,也不觉得疼痛。

“伏先生,这是西厢房,大人女眷住所,您逗留久了。”侍卫善意的提醒。

伏生恍然,这是大人的地方。他松开紧握的手,只觉很疼,疼得背上贴衣已经粘在背上。他神情恍惚,木然地远去。

待到伏生爬出洞,仆人抬着大石头把洞口堵上,仿佛害怕伏生再钻进来一般。伏生蓬头垢面,呆坐在洞口,望着那头被堵的洞口,默然无语。

他的心静不下来,胸中有一股气在氤氲。他就这么蜷缩在洞口,尽量躲着些风露。直到东方发白,被鸡鸣声唤醒。他拿着喂了一晚上蚊子,枕着发木的手,揉搓着膝盖,待微暖方才踉踉跄跄回府更换朝服。

黑衣人站在伏生府上院内,发梢上晶莹的露珠显示着在此地所候时间不短。

门“吱呀”一声,从外面被打开,伏生深一步浅一步走进来。看到不速之客,明显一愣。

黑衣人转过身来,抖了抖身上的露珠,微微俯视。

伏生看了他一眼,脸上戴着黑冰台特有的面具,腰间挎着制式弯刀,单手时刻握在刀柄上。

伏生没有理会,径直转过护龙壁,去室内清洗更衣。

“伏生,你是齐鲁大地知名大儒,孔脉嫡传,始皇帝陛下特聘七十博士之一。我今求解:以德报怨。”黑衣人的声音很有穿透性,跃过护龙壁,绕到内堂。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伏生心里默念。

“方今天下一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法令…帝国正在往天下大同努力,请问这是不是“仁”的最终归途?”黑衣人又直击心灵。

伏生没有言语,在默默洗漱,默默更衣,重新整理发丝,一丝不苟戴冠。

他自始至终没有与黑衣人作任何交谈,连出门也不曾言语,就像家里不曾出现过四耳。

清晨的咸阳城巍峨肃穆,朱雀大街沐浴着清光苏醒。阳光将大街两旁的树木描绘成一幅淡金色的画卷。街头巷尾,已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卖早点的摊位热气腾腾,香飘四溢,吸引着赶早的官吏驻足品尝。那些身着素服的商贩们,忙碌地布置摊位,吆喝着他们的商品,他们的身影在清晨的阳光下,宛如一幅流动的丹青水墨画,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微风拂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在晨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它们与周围的绿树和花草交相辉映!这就是大秦气象。

伏生紧紧袖口,端正衣冠,昂首阔步前行。

…………………………………………………………

太子扶苏斜靠在龙椅之上,头枕着软软的垫子,已经开始行使二世皇帝职权。

钟漏使趋着小步来到中庭汇报:卯时三刻已到,开朝会。

伴随着朝会钟声响起,群臣鸦雀无声。御史照例查看到位人数,缺席官员,有无缺席原因,一一当庭汇报。

当扶苏听到丞相马兴缺席,大为皱眉,却也未曾影响朝会如常推进。

有几件大事是必须要议的:始皇帝葬礼,二世皇帝继位,过度劳役。

在确定今日朝议议题后,伏生主动出班。

他奏道:“天下大事,其必也先正名!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宜灵前继位,昭告天下。此乃是当前要务,先皇葬礼可适当延后。”

姚贾出班驳斥:“伏博士,儒讲仁孝,孔夫子讲: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你这是在致太子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境地,岂不闻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天罚之。衍圣公以为如何?”

孔鲋一脸懵逼,你们打架,我只想静静吃瓜。况且他也不知道伏生为何决定鼓动扶苏先登帝位,但九卿之一的奉常大人问话他不得不答。

孔鲋略微斟酌:“奉常大人言之有理,逼迫太子承担污名确实不妥,伏博士思虑也有可取之处,太子贤名在外,天下人莫不翘首以待太子登基,早日登基确实能起到稳定江山社稷的作用。具体如何抉择,还得商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171shu.cc】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